石門縣平洞村握緊產業“金鑰匙”拓寬民族團結幸福路
(常德日報記者 譚明 通訊員 何麗平 徐星)
近年來,石門縣壺瓶山鎮平洞村在突出黨建引領、文化繁榮、生態宜居的同時,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把“金鑰匙”,加快民族地區發展進步,高質量走好鄉村振興之路。2021年11月,成功獲批全省首批民族鄉村振興試點單位。
平洞村有土家族、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群眾人數占比超過95%。近年來,平洞村以茶葉、煙葉為特色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村現有茶園1500多畝,總產干茶75多萬斤,實現產值約500萬元;煙葉面積220畝,2021年銷售380擔,產值53萬元。
與此同時,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平洞村在原有產業基礎上,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群眾發展生豬養殖、土雞、養蜂等特色產業。目前全村每年養殖土雞5500多羽、年產值6萬余元;養蜂400多桶、年產值70萬元;養豬850余頭,年產值276余萬元。通過合理布局,提倡規?;N植,基本實現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各族群眾普遍受益。
此外,平洞村還地處壺瓶山區,這些年,其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其優勢資源和區位,探索鄉旅游發展新路徑,依托“大勝鐘聲”“犀牛望月”“橋頭煙柳”等平洞八景,推行“旅游 ”模式,深度整合農業、土家文化等資源,逐步形成了“一業帶動、多業融合、聯動發展”的產業格局。
同時,平洞村以打造全市美麗鄉村示范點為契機,突出生態宜居的特點。一方面,先后投入資金213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項目20個,擴寬道路、硬化路面、架設橋梁、新建集中供水等工程,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引導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平洞村家家有樹、戶戶有花,道路暢亮美,村莊宛如畫。并先后榮獲“省級生態村”“市級美麗鄉村”“常德市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至2021年底,平洞村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2880元增長為18579元。如今的平洞村已成為一個集“休閑、觀光、農游”于一體,產業興旺、村容整潔、鄉風文明、民族團結、管理民主、宜居、宜業、宜游的民族鄉村振興示范村。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