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實踐與思考
關于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
實踐與思考
劉 丹 任有為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是政府在廣泛征求人民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提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經同級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會期間以投票方式決定正式項目,交由政府組織實施,并接受代表和群眾監督的制度。近年來,津市市人大全面推進該項制度,有實踐,有收獲,也有思考,一并列出,以供探討。
津市的實踐
津市市于2019年7月正式啟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經過兩年探索,制度實施有序、落地有聲。
科學謀劃,同心凝共識。堅持黨委領導。市委專題研究票決制工作,統一思想,以上率下,在市、鎮同步推進,研究出臺《關于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意見(試行)》,明確基本原則、操作辦法、工作要求,為全市推進這項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明確人大主導。人大常委會在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出臺票決制工作辦法、民生實事項目表決辦法、年度工作方案和監督方案,細化項目征集、初定、審議、票決、監督、評估等六個環節內容,以此引導代表參與、推動政府落實、強化人大監督,確保了票決制工作有序開展。落實政府主責。政府是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主體,項目初選階段,多種形式廣泛征集,綜合各方意見,確定初選項目;項目確定后,進行任務分解,調配資源和力量,確保項目完成。部門是民生實事項目的具體承辦者,項目初選階段,進行前期論證,拿出項目預算;項目確定后,承擔實施責任,具體組織實施。
突出民意,精心選項目。廣泛征集項目。張貼公告、召開座談會、走訪調研、發放問卷、電話信函、網絡征集等多種方式齊上陣,面向社會大眾、“兩代表一委員”、企事業單位、鎮(街)村(居)、專家學者等,廣泛征求意見;保證充足的征集時限,從公告到匯總,用近2個月收集項目線索,結合實際甄別篩選,形成了民生實事項目“大菜單”。精挑細選項目。按照“群眾急需、普遍受益、量力而行”的原則和“當年可以完成”的要求,采取政府常務會初審、市委常委會審定、人大常委會審議“三方會審”的方式,在“大菜單”中選菜,選出有一定可行性、必要性和普惠性的候選項目,確保項目可實施、成果可檢驗。民主票決項目。代表大會期間,候選項目按照“政府說明、代表醞釀、分團審議、主席團原則通過”的程序,提交大會表決。全體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差額選定民生項目,結果當場公布。民生實事由“政府自己定、自己辦”轉變為“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為民作主”變為“由民作主”。
匯聚力量,用心促效果。政府“推”。政府常務會議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市長抓總調度,分管副市長條塊調度,專人協調督查,做到一個項目一名副市長、一個實施主體、一份工作計劃、一張進度清單“四個到位”,項目實施情況月通報、季點評、半年小結、年終考核,確保項目推進有力有序。人大“督”。人大常委會把準“監督者”的角色定位,對民生實事項目實行全程監督、跟蹤問效。建立了一個項目一名常委會領導帶隊督、一個專門委員會對口督、一次集中視察督的 “三個一”監督模式,加強與項目牽頭單位的溝通督辦,實施進度通過微信群每月通報給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全體代表。對進展滯后的項目,進行重點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意見,督促整改到位,確保項目落地生根。代表“評”。民生實事項目辦得怎么樣,一律交由代表評價。市級民生實事項目,專業人員評、專門委員會委員評、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投票評;鎮級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小組評、主席團評、鎮人大代表投票評,通過多方評議、多輪評估,科學、公正評價實施效果。項目完成情況報告黨委,在代表大會上通報,在媒體上公示。
收獲的成果
總結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在津市的實踐,我們收獲了成果、得到了啟示。
實施票決制,開拓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實踐。把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轉化為生動實踐,做到了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困,實施過程讓人民參與、讓人民作主、讓人民受益,老百姓高度認可。
實施票決制,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新需求。通過實施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津市3處黑臭水體得到治理、1所小學完成擴建、1個老舊小區換了新顏,大溪河水生態攔截工程、城市電動車整治等均得到群眾點贊。毛里湖鎮主干道提質改造,群眾自發監督;新洲鎮修繕萬壽宮,老百姓添磚加瓦;藥山鎮堰塘清淤擴容,村民出工出力,彰顯了票決制的生命力,貼近了群眾的需求,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實施票決制,激發了人大代表的新動力。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票決制實施,一人一票選項目,主動當“調研員” “宣傳員”“監督員”,選出的每個項目、辦成的每件實事都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和汗水,代表們自信、自豪,“我要履職”的熱情高漲。
實施票決制,推動了人大工作的新發展。實施票決制,代表票選項目、人大全程監督、票決檢驗成效,使人大決定重大事項落在實處,讓人大監督長出了“牙齒”,給人大代表搭建了履職新平臺、增添了履職新內容,人大工作創新發展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完善的路徑
雖然收獲頗多,但也有可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應成為進一步探索實踐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著力點。
項目范疇應更明確??梢詮娜齻€方面來把握,一是項目資金來源。納入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一般以本級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為主,若地方財力緊張,可以適度把上級規定項目納入票決范圍,借助人大監督力量推動落地,但以上級財政資金投入為主或以社會資本投入為主的項目,還是不宜列入候選項目。二是項目的普惠度。納入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應盡量貼近民生需求,以民生類公共事業建設項目為主,綜合考慮項目的覆蓋范圍,最大限度讓群眾得實惠。三是實施時間期限。納入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原則上是當年可以完成的,若跨年度的項目入選,要明確年度階段性目標,使項目進展可監督、結果可評議、成果可檢驗。
候選項目選擇應更科學。拓寬征集途徑。除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發布公告外,可以多組織專門調研、座談活動,重視從代表建議、民生熱線和代表走訪接待選民中發現民生需求和線索,將普惠性的、群眾期待度高的實事列入候選范疇。統籌考慮選項目。政府對征集到的項目匯總整理過程中,應多方面征求意見,對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還應兼顧城市、農村地區代表和群眾不同的利益需求,充分考慮項目的區域平衡性和代表性,從而形成候選項目建議方案。注重量力而行。不貪大求全,不以投資額度作為入選項目的主要依據,不簡單追求數量的越大越好。要根據本地財政能力、實施的緊迫性來通盤考慮民生實事項目及數量,實事求是地為民辦實事。
人大代表審議應更充分。代表投票選民生實事項目,既要重票決,也要重審議,以保證選準選好項目。因此,候選項目的總體概況以及工程可行性報告應提前發放至每位代表手中,讓代表了解項目情況。會議期間安排專門時間,組織代表對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審議和討論,確保代表的意見和主張得以充分表達。審議過程中,如有必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要對民事實事項目進行具體說明、及時答疑解惑、記錄反饋代表建議,讓代表在審議過程中形成共識,促使票決結果更加科學、更符合實際、更貼近民意。
跟蹤監督應更有力。票決產生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人大常委會要合理使用聽取專項報告、視察調研、明查暗訪、專題詢問等多種監督方式,對項目的實施進度、工程質量、社會效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把民生實事項目的監督和評價納入人大常規議程,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同時,還要健全問責機制,對于推進困難、執行不力的項目,要求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對于整改結果不理想的,視情況開展詢問、質詢或特定問題調查,切實維護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權威。
(作者單位:津市市人大常委會)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